为助力2025级新生快速融入校园生活、清晰规划大学发展方向,信息技术学院特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讲座,由学院副院长康东担任主讲人。
讲座开篇,康东副院长对新生的到来表示欢迎,并点明本次交流的核心,从学校优势、学院实力、时代挑战、大学意义四个维度,为新生解锁未来三年的成长密码。在介绍学校优势时,他重点强调,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是“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”,这一称号在高职领域等同于本科院校的双一流,全国仅56所院校入选,我校更是海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院校。同时提及学校拥有82名全国教学名师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高层次人才,386名双师型教师,以经贸为特色根基,现设12个学院,而信息技术学院正是学校对接海南自贸港信息产业需求、培养技术人才的前沿阵地。
在学院实力板块,康东副院长详细介绍了信息技术学院的专业布局与核心优势,学院现有软件技术、计算机网络技术、数字媒体技术、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及新增的大数据技术五大核心专业,专业设置紧跟数字时代发展,聚焦能学好、能就业、有前景的精品方向。其中,数字媒体技术是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,2024年通过工信部验收,软件技术为与海科合作的“3+2”联办专业,学生通过考核后,可进入海科继续攻读本科,实现高职到本科培养的无缝衔接,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是海南省首个高职人工智能专业。此外,学院还拥有全海南屈指可数的海南省人才团队、4个省级科研平台,与科大讯飞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,2024届毕业生毕业落实率达96.35%,在海南省高职院校位居前列。今年特意将招生规模从往年600人缩减到100余人,确保新生能享受更优质的教学资源。
针对时代挑战,康东副院长客观分析当前人工智能重构就业市场的现状,指出未来社会将呈扁平化结构,仅95分以上高素质人才不易被替代,基础岗位易受AI冲击。他提醒新生,选择信息技术专业已站在抗替代赛道,但需重点锻造三大能力:精准高效的专业能力、协同创新的团队能力、坚韧不拔的抗压能力,才能驾驭AI而非被AI淘汰。
在解读大学意义时,康东副院长回应了为何读大学的疑问,驳斥“读书无用论”,以80后富豪榜中黄峥、张一鸣等名校毕业的领军者为例,阐明读书能提供更高平台与更多可能性,更能塑造高尚人格与完整自我。同时强调大学是自我管理的训练场,新生需主动规划时间、钻研知识、处理好人际关系,还提及社会公平在于机会公平,当下的优质教育资源正是新生可把握的成长机遇。
讲座最后,康东副院长给新生提出三点建议:常去图书馆拓宽视野、坚持锻炼强健体魄、少沉迷手机合理利用网络,并鼓励新生以保持热爱、锚定目标、踏实前行的态度,在信息技术学院书写青春、创造未来,不辜负大学时光。




编辑 | 青年媒体中心
初审 | 吴佳华
复审 | 唐图
终审 | 符胜